最新研究成果
-
24 Jun
生命学院隋森芳教授课题组发文报道Tom20和Tom22的胞质结构域作为线粒体TOM复合体受…
线粒体作为真核细胞的重要细胞器在各种细胞活动中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能量调节、细胞凋亡、自噬等。线粒体内有1500-2000种不同的蛋白协同完成各项功能,其中90%以上的蛋白都是在细胞质中合成的。因此,它们必须转运至线粒体内部才能发挥功能,这主要是通过TOM复合物完成的。定位于线粒体外膜的TOM复合物通过识别、传递、转运三个主要步骤将在细胞质中合成的蛋白转运至线粒体内部。在人体中,TOM复合物的缺陷和多种疾病相关...
-
23 Jun
生命学院张伟课题组开发新型自监督动物行为表征方法
快速准确地表征动物行为对神经科学研究至关重要。深度学习模型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实验室中的动物行为分析。然而,常见的深度学习模型通常依赖人工标注来完成训练,现存的姿态估计方法也不适用对社交行为中多个体频繁互动的分析。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官网生命学院/清华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张伟研究员课题组开发了一种深度无监督学习方法(Selfee)来表征动物行为。该方法在行为分类问题上可以取得和经典的动物姿态估计特征相近的准确度。同时...
-
23 Jun
生命学院时松海课题组报道细胞代谢调控大脑新皮层发育的新机制
哺乳动物大脑新皮层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理解大脑新皮层的发育组装和工作机制是脑科学乃至整个自然科学的终极目标之一。研究大脑新皮层的发育及其调控机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其细胞组成和结构特性,进而推动生理功能和运行工作机制的认知,同时对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2022年6月20日,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官网/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北京生物结构前沿研究中心/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时松海课题组在《自然神经科学...
-
20 Jun
又见面了,Watson和Crick,我是Hoogsteen ——三螺旋介导的三元相互作用
自然界的生物大分子的组装与去组装过程往往是受到多种元件来调控的,正因为复杂精确的调控,有限种类的单体分子才可以组织成复杂的形态而实现多种功能。典型的例子就是细胞骨架系统,仅由简单的微管蛋白和肌动蛋白单体就可以组装成复杂的微管和微丝网络,该网络对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实现响应特定刺激的自组装过程一直是研究人员热衷的方向,而如何在人工合成的系统中实现类似于自然界的刺激响应系统一直也是...
-
17 Jun
生命学院江鹏课题组发现延胡索酸调控B细胞的机制和功能
B细胞被激活后产生抗体,是适应性免疫应对病原体感染的重要组成部分。激活的B细胞通过促进葡萄糖代谢,满足其对生物分子合成的大量需求。然而,代谢重组带来的某些代谢物的改变是否直接参与调控了B细胞活性和功能,目前知之甚少。2022年6月16日,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官网生命学院江鹏课题组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张新祥课题组合作在《自然-化学生物学》(Nature chemical biology)杂志上以Article的形式发表了题为”延胡索酸通过调控LY...
-
17 Jun
生命学院颉伟与中科院动物所李磊合作揭示哺乳动物卵子以及早期胚胎翻译组
翻译作为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一环在发育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哺乳动物卵子和早期胚胎发育的过程中,从完全生长的初级卵母细胞开始直至合子基因组激活之前,细胞的转录基本处于沉默的状态。因此,在卵子向胚胎的转变过程中(oocyte-to-embryo transition,OET),翻译调控在卵子的减数分裂恢复过程,受精,DNA复制过程和合子基因组激活(zygotic genome activation,ZGA)都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实验材料的稀缺,哺乳动...
-
13 Jun
生命学院欧光朔和李雪明课题组合作发现新型生物结构“纳米毛”
生物大分子在动物体内原位结构的研究是生物结构领域的前沿,其技术管线包括:高压冷冻动物样品(High-pressure freezing)、冷冻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Cryo-FIB-SEM)对动物样品进行低温离子切削获得厚度小于200纳米的冷冻薄片、300KV冷冻透射电镜(TEM)对薄片进行电子断层成像(Cryo-ET)的数据收集。2022年6月7日,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官网生命科学院欧光朔和李雪明课题组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roc Natl Acad Sci U S A)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
-
06 Jun
生命学院杨雪瑞课题组开发深度学习工具DeepLinc,使用单细胞空间转录组数据构建细胞…
作为近年来技术发展的前沿,单细胞空间组学技术同时提供了生理组织中细胞的空间定位及细胞内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等定量组学数据。细胞空间定位信息与分子特征谱的耦合为解析组织中细胞组装与互作关系、理解组织的形成与功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丰富信息。考虑到单细胞空间组学数据的复杂性,包括其多模态、高噪音、高稀疏性与高维度等特征,如何通过针对性、高效的算法设计,从该数据中提取深层次的隐藏信息,挖掘细胞内分子特...
-
03 Jun
生命学院郗乔然课题组揭示染色质阅读器TRIM66调控全能样干细胞的分子机制
在小鼠中,合子基因组激活(zygotic genome activation,ZGA)发生在早期胚胎的2细胞阶段,此阶段任何与基因转录调控相关的事件对于整个胚胎发育都是至关重要的。有趣的是,在小鼠胚胎干细胞(mouse embryonic stem cells,mESCs)中,有一小部分的细胞群体能够瞬时性表达包括Zscan4基因簇和内源性逆转录病毒(ERVs)MERVL在内的转录本,说明了此类细胞与小鼠2细胞胚胎卵裂球(blastomere)的相似性。因此这些细胞被命名为类2细...
-
19 May
生命学院钟毅课题组揭示衰老后记忆容易受到干扰的分子机制
我们每个人都会逐渐衰老。衰老后,我们最常抱怨的事情之一是容易忘事。为什么会这样呢?可不可以在衰老后重新拥有年轻的记忆水平呢?这些问题的答案依赖于神经科学领域的深入发展。心理学家认为衰老引起的记忆衰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老年人比年轻人更容易受到外界干扰的影响。然而,这种解释背后的微观生物学机制一直没有被揭示。小小的果蝇在历史上已经多次帮助研究者们理解了很多大问题,比如遗传学规律、胚胎发育机理、先天免...